其三,朝廷派来的官员,与当地夷人之间,难免会互相猜疑:官员担心遭到夷人的报复,夷人同样担心遭到官员的镇压。如此,南中便永无宁日了。
最后,诸葛亮对这个“夷人制夷,高度自治”的政策进行了总结,说:“我的目的,就是既不留军队驻守,也无须耗费粮秣给养,同时还要达到稳定当地秩序、夷汉两族和睦共处的目的。”
后来的事实证明,诸葛亮施行的这个政策是完全正确的,“自是,终亮之世,夷不复反”(《资治通鉴·魏纪二》)。
在诸葛亮的有生之年,南中的夷人再也没有发动过叛乱。
平定南中,不仅实现了巩固大后方的战略目的,而且还有一个非常现实的好处,就是得到了大批财产和物资,如金银、丹漆、耕牛、战马,等等,从而在蜀汉之后的北伐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蜀汉建兴四年(公元226年,曹魏黄初七年)春,诸葛亮一回到成都,就立刻着手进行北伐的战备工作了。而不久之后,来自曹魏的一个重大消息,更是让诸葛亮坚定了北伐的信心。
这个消息就是——曹丕驾崩了。
黄初六年冬,当曹丕从陆路先行撤退后,水军仍有数千艘战船滞留在江淮一带,被坚冰所阻而动弹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