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转变观念,形成正确的成才观
“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文化也使得传统的人才观根深蒂固。社会对“人才”的认识往往停留在“高学历”就是人才上。在这种观念导向下,人们认为只有大学生、留学生、专家、教授才是人才。中、初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工和其他素质优秀的城乡劳动者都不是人才,忽视了人才的层次结构,导致了基础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中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严重弊端。因此,应转变观念,将狭隘的单一层次的人才观变为多层次、多结构的人才观。在中小学开设人生规划与职业指导课,指导学生较早了解社会各种职业,树立职业志向,引导学生良性分流。
4.切实解决好“择校”问题
“择校”是加重学生负担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大城市的择校问题造成小学生课外上各种辅导班,不仅有学科的还有一些是艺术等特长课,增加了学习负担。因此,政府应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在义务教育阶段落实学生免试就近入学制度,取消包括“奥数”或其他各种竞赛的入学附加优惠条件。
积极推进中考招生改革。在科学评估基础上,将大部分重点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各初中学校。辽宁、山东等省已经实行多年。河南省有些地市已经达到100%,效果很好。这样做还将有效促进初中教育均衡发展。采取学区制、名校带弱校等措施,切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