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封面(9张)塞巴斯蒂安和薇奥拉是相貌相同的孪生兄妹 在一次航海事故中,两人在伊利里亚岸边失散 薇奥拉以为哥哥身遭不幸,便女扮男装,化名西萨里奥,投到当地奥西诺公爵的门下当侍童 奥西诺公爵派薇奥拉替他向年轻貌美而富有的伯爵小姐奥丽维娅求婚 可是,这时薇奥拉已经暗暗地爱上了主人奥西诺 而奥丽维娅却对代主求婚的薇奥拉一见钟情 事情变得微妙复杂了 与此同时,一个密谋正在奥丽维娅家中进行 她的叔父托比等人由于受到傲慢的大管家马伏里奥的斥责,便对他进行报复 他们模仿奥丽维娅的笔迹写了一封情书给马伏里奥,信中鼓励马大胆求爱,并要他经常穿着令人厌恶的黄色长袜 马伏里奥鬼迷心窍,上了他们的当,丑态百出;而奥丽维娅则以为管家在发疯 为赢得奥丽维娅的芳心,奥西诺再次派薇奥拉到奥丽维娅的家中游说 奥丽维娅愈加爱慕薇奥拉了 而奥丽维娅的叔父却执意要将她嫁给蠢笨的富户安德鲁,于是便与奥丽维娅的女仆玛莉娅一起极力鼓动安德鲁和薇奥拉决斗 原来薇奥拉的哥哥塞巴斯蒂安遇难时被海盗船长安东尼奥所救,俩人结成莫逆之交 来到伊利里亚后,由于安东尼奥船长惧怕伊利里亚当局的追捕,不能陪塞巴斯蒂安逛城,便把钱袋交给他使用 安东尼奥船长意外地碰到正在和安德鲁决斗的薇奥拉,他错把她当成她的哥哥塞巴斯蒂安,遂上前拔刀相助 然而,路过此地的警察认出了他并把他逮捕 安东尼奥看到薇奥拉对自己被捕既无动于衷,也不肯还他钱袋,大为吃惊,遂指责她忘恩负义 安德鲁等人还想找薇奥拉决斗,但是他们遇到了塞巴斯蒂安,错把他当成薇奥拉,便拔剑相向,幸被及时赶来的奥丽维娅所制止 奥丽维娅也错把塞巴斯蒂安当成薇奥拉,并把他请到家里表示爱情,俩人遂私下结百年之好 马伏里奥被宣布患有精神错乱而关进了暗室,并被装扮成牧师的小丑百般戏弄 后来马伏里奥得机写信向奥丽维娅小姐申辩,才使得真相大白 最后,塞巴斯蒂安和薇奥拉兄妹重逢,塞巴斯蒂安和奥丽维娅相爱,奥西诺公爵被薇奥拉的品貌所感动,宣布娶她为妻,安东尼奥船长亦获自由 除马伏里奥外,众人皆大欢喜 此剧的故事情节来自罗马剧作家普劳图斯的《孪生兄弟》和意大利的戏剧《英甘尼》 在意大利,以《英甘尼》为题的戏剧就有三种,作者分别是尼古拉·塞奇和卡兹奥·贡扎加,还有一种是流传甚广的逸名作品,有法文译本和西班牙文译本 英国作家里奇(Riche)还根据法文翻译的逸名剧编写过一个题为《阿波隆纽斯和西拉》的散文作品,这可能是威廉·莎士比亚最直接的来源 此外,莎士比亚还可能参照过无名氏的剧本《克拉姆农爵士和克莱姆德斯爵士》(1570—1583)、锡德尼的《阿卡狄亚》(1590)和伊曼纽尔·福德的散文罗曼史《帕里斯墨斯》 有学者认为,有关马伏里奥的描写影射了伊丽莎白女王宫廷里的一位名叫威廉·诺里斯的侍臣 在1594年写的《错误的喜剧》中,莎士比亚写两对双胞胎,由于长得一模一样,被周围的人认错,闹了不少笑话 最后大家碰在一起,才消除误会,以大团圆告终 《第十二夜》和《错误的喜剧》的手法有些相似 人物名称简介人物名称简介奥西诺伊利里亚公爵安德鲁·埃古契克爵士塞巴斯蒂安薇奥拉之兄马伏里奥奥丽维娅的管家安东尼奥船长,塞巴斯蒂安之友费边奥丽维娅之仆另一船长薇奥拉之友费斯特小丑凡伦丁公爵侍臣奥丽维娅富有的伯爵小姐丘里奥公爵侍臣薇奥拉热恋公爵者托比·培尔契爵士奥丽维娅的叔父玛丽娅奥丽维娅的侍主人公主人公薇奥拉、奥丽维娅都程度不同地具有人文主义思想 她们敢于冲破封建禁欲主义和等级观念的束缚,执著地追逐自己的爱情幸福 处于全剧中心的是勇敢、热情、纯真的少女薇奥拉,女扮男装陪伴在她的心上人奥西诺身边,默默地爱着他 为他追求他的奥丽维娅,但也时时暗示着他,自己很爱他 她在争取人格独立、幸福的权利及人与人之间平等关系的斗争中,显示出忘我无私、坚贞不渝的品格 另一女主角奥丽维娅聪明美貌,心地善良,珍视友情,感情专一,大胆执著 她拒绝了地位和性情都高贵的公爵的爱情,却看中了女扮男装的薇奥拉,而薇奥拉此时只是充当公爵的奴仆 最后勇敢地向被她误认为是薇奥拉的塞巴斯蒂安求爱 两位女主角作为女性人物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打破封建社会妇女恋爱无自主权的传统,表明了人文主义社会是男女平等的 既然是喜剧,当然有一个令人喜悦的结局,两位女主角都得到了自己追求的爱情,各遂所愿 其他人物伊利里亚的统治者品德性情高贵,受人民的爱戴 他所管理的伊利里亚和谐而美好 在那里生活的人们是心地善良的,对陌生人也是真诚相待的 像救了薇奥拉的船长,举止正派 对薇奥拉的幸福表示善意的关怀,并真诚地帮助她进了宫廷 还有救了塞巴斯蒂安的安东尼奥,对塞巴斯蒂安产生了真挚的友情,决定不论塞巴斯蒂安要到哪里去,他都陪伴,并且冒着生命危险陪他来到伊利里亚 《第十二夜》中,两个女主角薇奥拉和奥丽维娅才智各有所长 薇奥拉审时度势,先是假扮侍从接近公爵 获得公爵喜爱和信任;她能言善辩,以口才和策略替公爵向奥丽维娅求爱,并对其品貌大加赞美,在被拒绝后指出奥丽维娅的狠心 激起她的后悔,争取她的芳心;她机敏过人,旁敲侧击暗示她的女儿身份,暗表爱慕 在故事另一条主线中,奥丽维娅机智果敢,当薇奥拉代为求爱时,她爱上了她,但出于矜持和高贵的身份,她没有直接表达爱恋,而是用送还戒指来表达倾慕,她胆识过人,在相遇塞巴斯蒂安后,冲破礼教束缚立刻向其表达爱意并宣布与其的婚约 在这些光辉的女性形象映衬下,男性显得暗淡无光 男主角奥西诺公爵在面对所爱时怯怯诺诺,顾影自怜,沉浸在爱情的苦闷中却想不到任何办法 其它男性也输女性一筹,安德鲁是一个愚蠢透顶任人摆布的傀儡,马伏里奥因毫无头脑却自以为是而成为笑柄,托比则是粗鲁无礼、葬擅行事的代称 16世纪的欧洲,对于女性才华的赞美有着超前的革命性 玛丽·伊格尔顿曾指出当时欧洲对女性才华的压制和恐惧:“一个颇有才气的姑娘,只要敢用自己的才华舞文弄墨,就会遭到反面本能的反对和阻碍 ”不同于当时的社会的打压,该剧对女性的才华大加赞赏 这些莎剧女性角色的学识口才、把握全局、分析和思考的能力无疑有悖于男性中心公论,为女性抢回了应有的话语权,对男权社会造成威胁和挑战 《第十二夜》从人性角度探究了当时女性的生存环境,发出了男女平等的呼声,实现了女性自我意识和价值 这些思想不仅受到人文主义思潮影响,更是剧作家的曲折人生在剧中的反映 越是受压迫的男性作家越易于同情理解女性的遭遇,莎士比亚年轻时和社会各行各业的人都有接触,坎坷经历使他为弱势群体考虑,从这些政治上从属,经济上依赖,社会上被边缘化的女性身上看到了自己受压迫的影子 《第十二夜》这个名称首先需要一点解释 原来圣诞节后的第十二天,即一月六日,是一个节日,即所谓“十二日节”,又称“主显节”,纪念耶稣诞生后东方的博士于此日来到伯利恒朝拜耶稣的故事 在这一天,不仅教堂里要照例举行仪式,在宫廷里和贵族家里也常常演剧庆祝 莎士比亚此剧显然是为了这样的节日写的,故径名之为《第十二夜》 《仲夏夜之梦》的命名也有类似的情形 至于副标题WHAT YOU WILL,这是没有什么特殊意义的,大概等于是说:“如嫌《第十二夜》命名欠佳,则任随君便,请随意命名可也 ”或是说:“如谓此剧系一混和体,既非纯粹喜剧,亦非纯粹浪漫故事,则请君随意呼之可也 ”AS YOU LIKEIT的命名也有类似的用意(参看拙译《如愿》序第二页),都是作者对读者谦逊的意思 《第十二夜》的主要意义仍是在爱情心理的描写上 不过莎士比亚在这戏里所表现的乃是一种轻松调笑的态度 西德尼·李把《第十二夜》和Much Ado AboutNothivg,As You Like It,总称为一个“三部曲”,是有见地的 因为这三剧都是在浪漫的富诗意的氛围中描写了爱情的种种 《第十二夜》的结尾处似嫌仓卒 其实在情节上《第十二夜》有许多不合理处,约翰孙博士说“此剧没有适当的表现人生”,固然是严正的批评,但是我们若把这戏当做庆祝一个狂欢的节目的娱乐,并且是根本的属于浪漫故事一类,那么,它的情节上的缺陷就可以在其他的方面——例如富诗意和诙谐处——取得适当的报偿了 《第十二夜》的语言充满抒情色彩,奥西诺的语言感伤忧郁,奥丽薇霞的语言则多愁善感,薇奥拉的语言又华丽动人 同时,莎士比亚还在剧中穿插了大量的诗句,既表达了某种思想,又增加了全剧的音乐美和韵律美 《第十二夜》是莎士比亚早期喜剧创作的终结 他以抒情的笔调,浪漫喜剧的形式,再次讴歌了人文主义对爱情和友谊的美好理想,表现了生活之美,爱情之美 作为莎士比亚早期戏剧创作的终结,《第十二夜》的艺术手法更趋成熟,同时其浪漫主义的魅力使其在其后的几百年间一直长演不衰,并多次被搬上大银幕 此剧很公允地被认为莎士比亚的喜剧中最可爱的之一 其中满是中和的谐谑 也许做为喜剧是太柔和了 其中很少讽刺,绝无愤怒 其刻画的目标是滑稽方面,而不是荒谬方面 它令我们笑人类的荒唐,而不是轻侮,更不含恶意 莎士比亚的喜剧天才像是蜜蜂,能从野草毒花中吸取汁蜜而不遗下一根毒针 ——[英]W·赫兹里特(1778—1830,评论家)《皆大欢喜》和《第十二夜》的杰出之处在于对语言和思想富于想象力的驾御,这样万事万物得以包容在一个活的整体之中 ——[英]H·布拉麦尔斯(当代,学者)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 莎士比亚于1564年4月23日出生在英国中部斯特拉福德城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幼年在家乡的文法学校念过书,学习拉丁文、文学和修辞学 后来家道中落,曾帮助父亲经商,1578年左右只身到伦敦谋生,据说从事过马夫或仆役一类当时被看作“最下等的职业” 后来当了演员和编剧,随着剧团到各地巡回演出,与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有比较广泛的接触 他在剧团里扮演过像《哈姆莱特》中的鬼魂之类的配角,也担任过导演,但主要是编写剧本,开始时不过是给旧剧本加工,逐渐由加工而改写,或自己创作 他后来成了剧团的股东,1613年左右从伦敦回到家乡,1616年4月23日逝世